欢迎您访问37000Cm威尼斯集团网站!

NEWS

新闻中心

媒体聚焦

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改革报》:污水资源化 从“善治”迈向“善用”

     作者:付朝欢

2021-02-05
返回列表

专家建议对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等进行规范,按照市场需求放开再生水水价

位于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中芯国际,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之一。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中芯国际使用的造芯超纯水以小红门污水厂出水为水源,采用“CMF(连续超滤技术)+RO(反渗透技术)”双膜工艺净化处理。这是我国污水资源化在高端制造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

北京的再生水利用率为全国最高,污水深度回用也非常“接地气”。另一个身边的案例,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再生水厂,承担着市中心城区及东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和向通惠河补充景观水的任务,日处理能力达100万吨。

尽管如此,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不足城镇污水排放量的15%,利用水平总体不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污水资源化利用做出全方位部署,也填补了该领域政策体系的空白。

“一把钥匙打开两把锁”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为世界上人均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之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我国同时面临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双重困境。

据测算,我国平均60多吨水支撑1万元GDP。“很多地区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常常对水资源无节制索取、不合理开发,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赵勇有些无奈。

“根据过去20年城镇化率与城镇用水的相关关系,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城镇生活用水将增加16.7亿立方米。”赵勇又给出一个城镇化的视角。“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期,仅城镇生活用水就将增加250亿立方米。”

除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安全也一直是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污水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水污染的问题又解决了水资源少的问题,可以说,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瓶颈上的两把‘锁’。”我国污水处理龙头企业37000Cm威尼斯[中国]精粹研究院|官网董事长文剑平如是评价。

所谓“污水资源化利用”,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等,以及从污水中提取其他资源和能源。

“更通俗地讲,‘污水资源化’意味着从‘污水’到‘水’再到‘水资源’的过程,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文剑平谈到他的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我国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劣Ⅴ类。“只要达到IV类水的标准,经济效益就相当可观。污水资源化的最高级别就是将污水变成新的饮用水源,即III类及以上。”

《指导意见》明确总体目标要求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第二水资源”优势明显

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一些缺水地区千方百计寻找替代水源,甚至不惜成本地远距离调水,还有一些地区启动海水淡化项目,或者开采深层岩层地下水等。

“与开发新水资源相比,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不影响生态环境、不争水、不筑坝、不淹地、不需长距离输水、就地利用、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赵勇说。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原主任朱黎阳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污水作为“第二水资源”,具有水量稳定、水质可控等优势,方便满足广泛分布的用水需求。

根据《2019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19年,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约750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污水排放量仍会持续增加,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将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水源。

为什么说污水就地利用比远距离引水成本低?文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采用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每吨水处理成本约1.8元,而远距离调水运行成本已达到8~10元/吨水。除了工程浩大,投资费用高,远距离调水还会带来生态隐患和环保移民压力。”

“海水淡化除了对技术要求高,运行成本也通常高达4.5元/吨水。”文剑平说,比较常见的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需克服高浓度TDS带来的渗透压,工作压力达5MPa以上,能耗大,成本高。而城市污水含盐量仅为海水的1%,是稳定的淡水水源。

实施污水资源化的社会效益更体现在——为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补充水源,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良好,特别是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或接近河道、湖泊等环境水体补水要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洪营说。

文剑平建议,污水资源化利用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对水资源相对丰富、水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污水处理实施达标排放;水生态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实施高品质资源化,确保污染物排放在水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对水资源短缺地区,污水厂就是水源地。

牢牢抓住水价改革“窗口期”

既然综合优势明显,为何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是因为技术上存在瓶颈?或是缺乏标准?还是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没有理顺?

“很多人可能认为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起步晚,相对落后。”文剑平语气坚定地说,“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不仅不比别的国家落后,而且在某些领域还是世界领先。比如,北京是一座超大型城市,常住人口有2100多万。2019年,全市污水排放总量高达21.12亿吨,北京是全世界第一个把污水处理达到地表水 IV类水的城市。”

当前开展污水资源化真正的难点何在?文剑平坦言,污水资源化利用从“善治”迈向“善用”,首先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地要提高市场开放程度,避免在招标过程中设置准入门槛等,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其次,要对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等进行规范,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实施细则,推出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规范和价格指导。

的确,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强公益性,既需要市场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规范引导。胡洪营分析说,激励机制和监管体制不完善,再生水价格机制不完善,缺少合理的收费和激励机制,导致企业对再生水用于生态环境补水的积极性不高。缺少污水资源化利用目标确定机制,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规划目标难达成。

朱黎阳也谈道,下一步应牢牢抓住水价改革“窗口期”,完善污水资源化利用水价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使用者付费、分类、累退等价格机制;按照市场需求放开再生水水价,优化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规模和布局以降低成本,发挥价格优势形成合理比价体系。同时,对各地特别是缺水地区,在项目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绿色金融引领等方面予以支持,提高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

在技术层面,文剑平还建议,要统一认识、集中资源、全局规划,设计和培育协同科技创新产学研共同体,逐步开发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系列化产品,覆盖废水收集、处理、利用全链条。同时,加强水处理装备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国产化率和质量档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生命科学园路23-2号37000Cm威尼斯大厦   电话:010-80768888  传真:010-88434847  京ICP备060052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623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